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地方积极推动《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开展城市、产业园区、典型企业、政策机制等多层面、多类型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持续开展,强化交流互鉴,生态环境部综合司近期组织地方推荐了一批具有示范价值的典型案例。现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题陆续发布。
浙江嘉兴港区是一个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在减污和降碳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老百姓“谈化色变”?;ぴ扒跷劢堤夹仁谴葱鹿ぷ?,更是系统工程。嘉兴港区积极探索,加强园区污染物源头防控、末端治理能力和机制创新,打造形成绿色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实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提供了良好借鉴。
“双链”融合 强化源头防控
在源头防控上,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减污降碳的治本之策,在化工产业链上叠加氢能产业链,推动“一化”独大转向“双链”融合。
“三化”协同提质增效。港区坚持产业循环化、资源集约化、排放清洁化,推动化工产业提档升级。循环化方面,构建硅材料、环氧乙烷、橡塑材料、精对苯二甲酸、乙烯丙烯等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集中供热和污水集中处理,通过公共管廊实现区内物料循环互供。集约化方面,实现园区“蒸汽—冷凝水”回用、鼓励企业中水回用和余热发电。清洁化方面,港区列入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全区燃煤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所有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据测算,年约节煤25万吨、节水384万吨、减碳154.9万吨。
加速布局氢能全产业链。港区利用园区副产氢气优势打造平台建设、研发应用、示范推广,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加快清洁能源替代。联合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组建嘉兴长三角氢能研究中心、氢安全研究中心,建设1.4平方公里氢能产业园;通过引进十多家头部氢能企业落户,实施全产业链布局。在工业、交通领域推进清洁能源替代试点示范:利用副产氢供热,年节约天然气3800万立方米,减碳7.5万吨;在嘉兴市启动首条城际氢能公交线路、首批50台氢能重卡在嘉兴港已正式投运,年减碳6000吨以上。
“三废”协同 优化共治路径
在末端治理上,围绕“协同”二字做文章,大力推进治理工艺和技术创新,把环境要素协同治理作为减污降碳的重要路径,推动污染物和温室气体“上下游协同、全要素共治”。
废水协同治理。化工园区工业污水厂实施扩容提升绿色低碳项目,创新应用“硫代碳反硝化”技术,将本该作为污染物处理的含硫废碱液作为自养反硝化硫源,并使异养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CO2转换为硫酸根,直接降低碳排放;针对高浓度废水处理生产线所产沼气,对其回收及资源化利用进行研究,并建立沼气发电系统;针对污水处理运营效率低、药耗高、能耗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以工艺机理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搭建符合污水处理厂业务特征的智能模型,稳定工艺指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运行能耗,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从而降低碳排放量;通过沼气发电、上下游互补、数字化管控,年污染物减排1928吨、减碳1.8万吨以上,年降低运行费用超7000万元,为上游企业节约处理成本2500万元。
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区俯瞰图
废气综合利用。联合科研团队,拟建设40万吨/年碳捕集综合利用项目,通过捕集厂区内热电装置锅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园区近10%的碳排放量),配套自产环氧乙烷制取碳酸酯、生产锂电池电解液,算清了协同增效的经济账。
危废减量处置。通过垃圾焚烧飞灰综合利用处置项目,创新应用“飞灰水洗+高温熔融”技术,将飞灰进行三级逆流水洗,经脱水、脱氯、干化进入智能配料系统,水洗飞灰、危废焚烧炉渣等和其他相关原料进行混合后进入熔融炉,在125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进行高温熔融,形成熔融液,熔融液直接进入水淬槽中快速冷却,形成水淬玻璃体产物,并应用于混凝土、保温材料,年综合利用危废15.9万吨。
“四措”并举 推动制度创新
推动机制创新。健全“一把手”主抓主推、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减污降碳责任制度体系,以数字赋能推动环保治理精细化,投资6000万元打造智慧环保监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成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平台,在全国首创无异味企业、无异味园区。
坚持政策引领。联合清华大学发布全国首个化工园区绿色发展报告,设立绿色发展指数,编制园区“双碳”实施路径专项报告,引导产业绿色转型。在项目环评中开展碳排放评价,将碳排放纳入园区规划环评,倒逼企业低碳转型。建立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引导企业开展“双碳”认证。
强化技术支撑。聘请40多位国内顶级院士专家,成立创新研究院,举办“双碳”论坛、氢能论坛,深化与清华大学、省环科院等合作,联合园区内头部企业成立研发机构,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技术创新与示范项目落地。
深化公众参与。创新组建“民间闻臭师”志愿队伍,实现群企零距离沟通,彻底扭转“谈化色变”的局面,被人民日报称为“珍贵的探索”,获评浙江省“最美环保人”,成为港区环境信访大幅下降的关键一招。